•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紐時報導,中國清潔能源產業之所以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是因為他們非常善於利用政府和銀行業的所有槓桿,全力拉抬。圖為山東省濰坊市一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圖/紐約時報

紐時:歐美仿效中國產業政策 在清潔能源領域瘋狂追趕中國

2024/05/28

紐約時報27日報導,如今在電動車、太陽能板等領域,美國和歐洲努力追趕中國大陸,中國的產業政策之所以能夠如此遙遙領先,原因是他們非常善於利用政府和銀行業的所有槓桿,全力拉抬。而如今美國總統拜登和歐洲一些國家領導人決心發展本國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等的製造能力時,採用了中國培育產業的一些政策。專家說,那些辦法可能很浪費,但很成功。 紐時說,中國如今在工業上的領先地位,得益於數十年來利用一黨制國家的力量,拉抬政府和銀行業的所有槓桿,同時鼓勵民營企業之間瘋狂競爭。以太陽能板和電動車為例,中國的製造能力是建立在先前對化工、鋼鐵、電池和電子產業的培育,以及對鐵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的大量投資之上。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從2017年到2019年,中國在產業支持方面的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高達1.7%,是其他國家的兩倍多。這些支出包括國有銀行提供的低成本貸款,以及省級政府提供的廉...


賴政府拚經濟,將建構產業生態系。 (路透)

賴政府建構產業生態系

2024/05/28

賴政府拚經濟,將建構產業生態系。財經高層透露,新內閣以半導體、AI人工智慧為雙核心架構,目前正盤點政策工具,包含要從全球「獵人頭」爭取人才,成立Tech Hub(科技研發中心)等,協助產業競爭力。 在雙核心架構下,除了已具全球競爭力的晶圓製造外,政府將鎖定IC設計、材料設備等,希望這兩個領域在全球市占率能翻倍成長。 賴總統在520上任之前,產業之旅第一站就前往竹科與半導體產業對話並參訪台積電(2330),表達高度重視,他當時即承諾,上任後希望攜手產業建立完整生態系,讓半導體產業在台灣更加穩固。 財經高層表示,過去政策架構較少提及產業生態系,事實上,建立完整的生態系至關重要,台灣除了在晶圓製造上扮演領頭羊,也要積極協助IC設計、材料設備等領域茁壯。 據了解,賴政府的產業政策已有初步輪廓,以半導體、AI為雙核心,除了被動讓人才留台外,未來也將會主動跨出台灣,往全世界目...


工研院扮演鏈結產學合作的重要橋樑,期望透過攜手業者主動培育人才的方式為產業界舉才,日前完成金、銀、銅、佳作等獎項頒發,圖左起為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指導老師陳鴻文、獲獎學生劉奕、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執行長林增耀。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致茂舉辦第二屆論文競賽 培育精密量測生力軍

2024/05/28

為培育精密量測領域頂尖人才,工研院再次攜手致茂(2360)電子一同舉辦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日前頒發金、銀、銅、佳作等獎項,以及總獎金新臺幣98萬元。工研院期望透過攜手業者主動培育人才的方式,鼓勵學生接觸業界參與挑戰,同時為產業界舉才,並吸引各界關注精密檢測關鍵技術的開發,從而提升臺灣供應鏈國產化實力。 本屆金獎是由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的温昱翔、郭瑋辰、吳意國、吳俊諭、吳峪貞同學以「全場即時同步應力應變量測系統之研發」拿下,指導教授為王偉中教授與宋泊錡博士。 這屆論文競賽投稿篇數較上屆成長55%,來自25所大學的35個研究所科系,顯現學生積極參與業界的企圖。今年競賽涵蓋10大主題,包括半導體光學檢測、電能轉換與驅控、電力電子關鍵元件及零組件、電動車動力系統測試、熱傳材料/熱阻量測、微米級精密機械、積體化光子晶片測試、機器學習應用於精密檢測或控制技術、...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調查中國大陸電動車與其他聯網汽車是否潛藏國安風險。 歐新社

美中貿易戰 燒向聯網汽車

2024/05/28

美國總統拜登2月29日宣布,他已下令調查中國大陸電動車與其他聯網汽車是否有潛在的國安風險,可能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採取限制行動,希望在大陸車廠還沒打開美國市場前,先發制人,也顯示美中貿易戰已擴及聯網汽車領域。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中國決心主導汽車市場的未來,包括採用不公平的行為」,「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讓美國市場充斥中國車輛,形成我們的國安風險」,「來自中國的聯網汽車可能蒐集我們人民與基礎設施的敏感資訊,並把數據傳送回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已責成商務部長雷蒙多,針對安裝使用來自「關切國家」技術的導航工具、駕駛輔助功能及快速充電功能的車輛,展開調查。 商務部表示,正採取「前所未見的行動」,未來60天將徵詢產業與公共意見,以分析相關風險並制定規範。調查也將蒐集目前在美組裝車輛的細節,包括軟體授權來源等。 這項調查將聚焦於整合到車內的技術,而非汽車本身。白宮也列出聯網汽車可能...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防堵中國汽車進口 美議員提案課徵125%關稅

2024/05/28

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將在墨西哥建廠,引發美國汽車業新擔憂。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週三提出法案,將中國汽車進口的總關稅大幅提高至125%,呼籲拜登總統應保護美國汽車工人。 中國去年躍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比亞迪銷量也超越特斯拉成為電動汽車新龍頭。 據路透社報導,霍利(Josh Hawley)提出的法案將把基本關稅從目前的2.5%提高至100%。這意味著所有進口中國汽車的總關稅將從目前的27.5%提高到125%。法案還尋求對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實施100%的關稅。 霍利表示,拜登(Joe Biden)應該採取措施保護美國汽車工人「免受中國構成的生存威脅」。 在此之前,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小組去年11月敦促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提高對中國汽車的關稅,稱她應該計劃應對即將從墨西哥等貿易夥伴出口而來的(中國)汽車浪潮。 報導...


泰安服務區(南站)快充站設有大小型車充電車位。高公局提供

電動車日增 國道充電大幅成長

2024/05/28

為便利電動車充電服務,交通部高公局以三期設置服務區充電樁,去年完成第二期四處服務區充電站的建置,提供更便捷的充電服務,而第一期四處充電站2023年提供8萬多次充電,其中以清水充電次數度數最高。 高公局繼2022年啟用第1期湖口(南、北)、清水、東山寺站快充站後,在去年8至10月陸續啟用關西、泰安(南、北)、仁德(南、北)及蘇澳計的四區(六站),建構國道1號及3號的北中南區域都有充電站,加上串聯宜花東地區的國道5號蘇澳服務區,提供電動車適時補充電能,且第二期充電樁輸出功率更由200kW提升至350kW,採用較輕的水冷充電槍,帶給用路人便利、高效、順暢的充電體驗。 經統計第一期充電站營運績效,2023年充電車次達81,705次,是2022年(30,715次)的2.7倍,2023年充電總電量近320萬度,是2022年(108.7萬度)的2.9倍,平均每次充電時間約24.2分鐘,充電...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華先進股東會 劉揚偉:台灣乘用車年銷售估逾萬輛

2024/05/24

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今天上午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今年在乘用車台灣年度銷售量可超過萬輛,商用車預期銷售超過百輛。 鴻華先進股東會由劉揚偉親自出席主持,總經理李秉彥、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等董事也一同出席,股東會準時在9時開始,9時12分結束。 劉揚偉在致股東營業報告指出,今年休旅車ModelC結合客戶行銷規劃擴量交付,跨界(Crossover)電動車Model B推動量產並發展海外市場。 在商用車,劉揚偉指出,已經啟動建置高雄橋頭園區工廠提高總產能,也規劃發展海外市場。 展望今年銷售量,劉揚偉預期,鴻華今年在乘用車台灣客戶預接單量超過9000輛,預期年度銷售量可超過萬輛;在商用車,劉揚偉預期銷售可超過百輛。 展望未來發展策略,劉揚偉表示,鴻華以開放平台為核心,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分享平台降低開發費用和縮短開發時程,共用平台形成...


隨著歐盟對汽車製造商實施日益嚴格的減碳要求,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銷量下滑引起關注。路透

電動車銷量下滑 專家警告福斯難實現2025減碳目標

2024/05/24

隨著歐盟對汽車製造商實施日益嚴格的減碳要求,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銷量下滑引起關注。專家警告,若當前趨勢持續,福斯可能達不到歐盟訂定的2025年減排目標。 歐盟為達成碳中和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汽車碳排放量削減至1990年的55%,並設定了一系列階段性目標。目前,汽車製造商面臨的首要挑戰是,2025年銷售的新車碳排放量必須比2021年減少15%。未達標的製造商將面臨重罰。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從即將於三月中旬公布的福斯汽車年度報告中獲悉,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斯去年在歐盟銷售的所有車型中,平均每公里碳排放量為118.4克,低於當前122克的標準。 儘管在減排上已取得一定進展,但要達到2025年每公里不超過105克的目標仍有段距離。 「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


參觀者觀看比亞迪推出的電動車。 美聯社

大陸電動車業海外投資攀高 專家看好今年熱度將延續

2024/05/24

在大陸汽車加速海外布局過程中,在電動汽車領域對外投資力度也在加大。一份最新報告稱,大陸電動車業去年海外投資282億美元(約新台幣8,911億元),略低於2022年的297億美元,但不包括幾個目前不知道價碼的大項目,例如比亞迪(BYD)在匈牙利建設的新能源廠和國軒高科(Gotion)在斯洛伐克的一家電池廠的投資。整體而言,2023年陸企在全球電動車領域投資金額可望創下紀錄新高。 與2022年相比,2023年大陸電動汽車對外直接投資更集中在中游電池製造領域,相關投資高達224億美元(新台幣7,141億元)。 專家預計,2024年大陸電動汽車海外投資將保持強勁,但將從電池投資轉向電動汽車整車製造。 界面新聞報導,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發布報告顯示,去年大陸電動車相關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創下新紀錄。從地域來看,大陸電動汽車對外投資的四分之三相對均勻地分布在歐洲、中東和北非以...


特斯拉上月在歐洲的銷量不到1.4萬輛,為第2季寫下慘澹開局。 (美聯社)

特斯拉上月在歐銷售慘澹 打亂馬斯克如意算盤

2024/05/23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月在歐洲的銷量不到1.4萬輛,為第2季寫下慘澹開局,可能打亂執行長馬斯克本季銷售遠優於上季的如意算盤。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4月歐洲銷量年減2.3%至13,951輛,為2023年1月來最少,與歐洲整體純電車躍增14%的銷量相比,獨自陷入低迷。 特斯拉上月上海工廠的出貨量也滑落,與中國大陸電動車強勁的買氣同樣形成強烈對比。馬斯克在4月23日對投資人表示,第1季的生產受到諸多問題影響,例如紅海航運受擾、德國廠的電線疑遭縱火,但「我們認為第2季的表現將好得多」,隨著最新銷售數據的公布,為這項預期打上問號。 德國、瑞典等國家,近幾個月已停止或縮減電動車補助,拖累歐洲的汽車銷售成長。福斯、賓士等車廠已重擬生產計畫,福斯準備製造更多插電式油電車、賓士將在2030年後持續生產燃油車。 在德國縮減補助下,多...